7年后我裝配式建筑市場將達1.4萬億元!
7年后我裝配式建筑市場將達1.4萬億元!
到2020年,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達到15%以上,將劃分為“推進、積推進、鼓勵推進”三類地區有地“自上而下”逐步推進:
推進地區,包括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須達20%;積推進地區,包括常住人口過300萬的其他城市,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須達15%;鼓勵推進地區,包括其余城市,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須達10%。
三類地區在經濟發展程度和房屋價格上呈降次分布,新增房地產需求較多的地區往往推進力度更大。為落實政策目標,各地方也已制定裝配式建筑規模階段性目標并同步出臺若干政策法規鼓勵推廣。
根據規劃,2020年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達到15%以上,2025年達30%。
經測算,2020年裝配式建筑市場規模將達6982億元,2025 年將達到14389億元。
2017年裝配式建筑行業規模為2573億元,鋼結構行業龍頭杭蕭鋼構、鴻路鋼構及東南網架市占率均不足2%,市場分散度高,未來行業增量空間較大。
雖然我建筑鋼結構在近年來從產量和應用域來看都有大幅提高,但鋼結構用鋼量占粗鋼產量的比例在4%-6%浮動,鋼結構用鋼量占建筑用鋼的比例約為9%-11%,而鋼結構產值占建筑總產值的比例僅為2%-3%,與主要發達家50%以上的比重相比,仍有較大差距。
另外,除了裝配式建筑對鋼結構的發展提出要求外,鋼結構行業也有自身發展的要求:《鋼鐵工業調整升級規劃(2016-2020年)》指出,目標到2020年鋼結構用鋼占建筑用鋼比例從2015年的10%提升到25%以上;加快鋼結構建筑推廣應用,力爭鋼結構用鋼量由目前的5000萬噸增加到1億噸以上。
對比預制混凝土和鋼結構對傳統建筑的替代效果來看,兩者在成本端都有劣勢,但鋼結構對建筑本身的品質有提升,對于一些高層和大跨度的建筑,鋼結構也是選擇,因而鋼結構建筑在我仍有大的發展空間。
裝配式建筑發展的主要因素在于:多主題催化裝配式建筑發展
裝配式建筑發展與環保限產+美麗中、長租公寓、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雄安新區建設等政策主題契合。
環保限產+美麗中主題:2017年8月,環保部印發《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 理攻堅行動方案》,明確2017年10月至2018年3月,京津冀大氣污染傳輸通道城市PM2.5平均濃度同比下降15%以上,重污染天數同比下降15%以上,十九大報告也提出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建設美麗中的口號。 由于裝配式建筑相比傳統能大污染和資源浪費,加速提高裝配式建筑滲透率有助于環?己四繕藢崿F及美麗中主題的貫徹。
長租公寓主題:2016年以來,租賃行業密集出臺利好政策。2016年6月務院臺的《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住房租賃市場的若干意見》次允許將商業用房等改建為租賃住房,并且給予相關優惠政策支持。2017年7月,九部委聯合發文,明確要求各地要搭建住房租賃交易平臺,并且選取12個城市為試點單位,加快發展租房租賃市場。
2017年7月以來,湖北、山東省要求省新建公共租賃住房部實施裝配式建筑,上海、南京等地更是將租賃土地出讓與裝配式建筑覆蓋比例綁定,裝配式建設進一步受益長租公寓主題。
供給側改革主題:推廣鋼結構等裝配式建筑可部分替代傳統混凝土建筑,也有利于實現鋼鐵、水泥、建材等行業去產能目標,支援供給側改革。
雄安新區建設需求:新區建筑裝配式建筑占比將達80%-90%,這為裝配式建筑的推廣與發展起著推動作用。
人力成本增加與技術升級將倒逼傳統建筑產業更新換代
建以來,我人口高增長帶來的房屋建設需求及廉價人力資源是傳統建筑行業發展的內生動力。當人口紅利不再,產業升級時代到來,裝配式建筑或將成為主流。
相比于現澆式建筑大量使用人工的建造方式,裝配式建筑運用精細化分工大大提升生產效率,人力需求較低,以典型裝配式建筑企業杭蕭鋼構為例,其人工成本占比約為6-7%,相比傳統建筑企業上海建工(人工成本占比約為25%)人工成本占比減少近20%。因此隨著人力成本上升,裝配式建筑人工成本較少的優勢得到發揮,將倒逼傳統建筑產業轉型。
2007至2017年我房屋新開工面積年均復合增長率為6%,由于基數較大及房地產市場政策收緊,假設2018-2020年房屋新開工面積每年增速為5%,之后維持在3%。
2015年以市場平均價格2500元/每平米計算裝配式建筑造價,受益于技術及行業規模效益,假設單位平米成本每年下降50元,2020年造價將至2000元/每平米。
裝配式建筑技術越發成熟,龍頭企業技術優勢,規模經濟下成本不斷,產業升級指日可待。
裝配式建筑企業運營效率提高可獲補貼頗豐
由大到小,從企業層面來看,建筑公司采用裝配式建筑方式可大幅提高運營效率,同時政策東風頻吹,財政補貼可觀,促使相關企業多方面收益。
由于裝配式建筑工期短,企業資本周轉速度較快,可以大大緩解資金成本壓力,提升資金使用效率。傳統方式建造同等規模的工程,高峰期需要工人約240人左右,平均7天完成一層樓。而采用工業化生產方式只需要70個工人左右,平均5天一層樓。在整個建造過程中勞動力平均減少了50%左右,建設周期縮短了40%以上;诠て诳s短比例和現場勞動力節約比例,我現階段住宅產業化方式能提高綜合效率150%。而根據外情況,住宅產業化方式的效率一般為傳統方式的3-5倍,成長空間。
我現階段建筑業企平均流動資產周轉率與總資產周轉率普遍低于際企業,隨著裝配式建筑滲透率的普及,未來有望達到甚至趕際平均水平。
近年來各地通過財政補貼、貸款優惠等方法,鼓勵推廣裝配式建筑,豐厚的補貼,使得相關建筑企業及房地產企業受益,將緩沖裝配式建筑成本端劣勢。
相關文章
熱點資訊
- 新鄉市中譽鼎力董事長張治民入選
- 河南省哪里可以買到pc錘式破碎機
- 南京建筑垃圾破碎篩分再利用,節
- 選購粉碎機注意事項_哪個廠家好
- 礦山破碎機械設備助力我資源綜
- 破碎機設備選哪個牌子的好點?
- 《建筑業10項新技術(2017版)》出
- 中譽鼎力多項設計榮獲家專
- 湖南省常德市桃源縣導一行蒞臨
- 中譽鼎力綠色環保生產線吸引湖南
- 時產200噸的小型石灰石制砂機價
- 用來打石頭的機器叫什么?一臺價
- 時產200噸石頭制砂機一套多少錢
- 制砂機廠家告訴您:為何砂石料價
- 哪種制砂機效果好?購買一臺需要
- 一小時1000噸制砂機設備廠家報價
- 干式移動制砂設備好用嗎?與濕式
- 投資移動破碎制砂機怎么樣?
- 移動式石子生產線配套設備價格多
- 石子生產線成套設備多少錢?